南宫NG·28(中国)官方网站

返回列表
从景德镇看中国陶瓷文化产业的发展趋势_NG·28(中国)南宫网站
发布者:小编发布时间:2024-04-18 11:48

  景德镇制瓷始于汉, 至宋代便已跻身天下名窑行列。在漫长的陶瓷发展历程中,景德镇承载和累积了许多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制瓷技艺,以集大成者的英姿和开放兼容的胸怀,发展成为享誉全球的瓷都。近年来,随着竞争的加剧和资源衰退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景德镇开始了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设并将其发展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开创了具有产业特色的创新之路。

  2011年11月,景德镇市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建成开馆,这是景德镇市坚持文化发展道路,以陶瓷文化优先发展为主战略,强力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又一成功力作。景德镇市坚持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创新的思路,在保护优秀传统手工制瓷技艺的同时,大力推进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据统计,今年1至10月,该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总产值达60亿元,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该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传承中保护,在发展中创新,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该市现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家,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5家,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近3000家,解决就业2万余人。在深化国有陶瓷企业改革过程中,该市大力保护工业遗产,使之成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新载体。雕塑瓷厂入驻陶瓷创意工作室190余家,已形成创意产业作坊群、创意作品展示厅及创意艺术交流厅、创意作品游客自助服务坊、高校学生实习基地等,实现年产值7000余万元,被授为全省“服务业基地”和“文化产业创意基地”。此外,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国际奖品瓷研制基地、景德镇御窑历史文化博览园等,已被列入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重大工程项目,正在陆续开工建设。

  该市还依托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将文化产业与会展业紧密结合,把该市打造成为世界陶瓷会展中心和展示陶瓷文化的窗口。中国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已成功举办8届,成为我国陶瓷行业国际化、专业化的品牌展会。自举办以来,瓷博会共吸引了来自世界49个国家和地区的3600多家企业前来参展,参会的专业采购商达到4万多名,前来旅游、观光人员达到100多万人次。会展业在推动该市陶瓷产业发展、提高贸易成交水平、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和增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

  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推动旅游业发展。该市把保护开发陶瓷文化资源作为壮大旅游业的突破口,突出文化观光、休闲度假、陶瓷创意等特色,打造“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名镇、生态家园”的旅游城市新形象。并通过抓好旅游项目招商,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壮大;加强旅游线路对接,ng28(中国)网站推出面向国际国内精品线路,促进旅游区域合作,着力打造以景德镇为内核的精品旅游圈。今年1至10月,该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504.14万人次,同比增长24.12%;旅游总收入75.58亿元,同比增长38.54%。其中国内游客1482.32万人次,创收70.51亿元,境外游客21.82万人次,创汇7478.59万美元。陶瓷特色旅游已成为景德镇经济发展的主要特色。

  说起景德镇,人们自然想到了“陶瓷”,确实,景德镇是一个具有丰厚陶瓷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早在公元1004年,就因瓷得名景德镇;公元1278年,设立了浮梁瓷局;明太祖洪武二年,开设了御窑厂。日前,环鄱阳湖自行车大型采访报道团来到景德镇,对这个闻名遐迩的瓷都进行了采访,期间,记者专访了全国惟一为陶瓷设立的局办景德镇瓷局,该局刘子力副局长向记者讲述了他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刘子力告诉记者,新平冶陶,始于汉世,早在17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景德镇这个地方就开始烧制瓷器。千百年来,陶瓷技艺、陶瓷文化传承了下来。发展到今天,景德镇已经形成了陶瓷门类齐全、手工技艺精湛、文化底蕴深厚、表现形式多样的传统格局。在景德镇这样一座城区人口只有53万的城市,直接从事陶瓷行业的就业人员已达到10万人以上。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具有人才、地理、声誉、历史、文化、资源等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

  “景德镇在陶瓷产业发展上,与其他产瓷区有所不同。实施的是日用、艺术、建卫、高技术四大门类陶瓷产业均衡发展的模式。”刘子力说,日用陶瓷,传承历史文化传统,注重打造具有独特历史文化的跨地区、跨国的大品牌;建卫陶瓷,求精不求量,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是充分运用科学发展观,在保持良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坚持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品牌陶瓷;艺术陶瓷是景德镇的一张历史文化名片,景德镇将继续传承发挥青花、粉彩、玲珑、红店佬的看家本领,创新思路,与时俱进,创作出更高水平的作品。另一方面,还将与国际接轨,大力发展国际陶艺,双驾马车协调发展;高技术陶瓷,是景德镇未来发展的重点项目,功能陶瓷,结构陶瓷,通过引进一大批生产研发的领头企业,必将为景德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说起对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刘子力认为,要发展好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首先需要有大品牌,景德镇应当整合优势资源、扶持有潜力和实力的陶瓷企业、个人运用祖宗留下的金字招牌,做大做强品牌。其次是要有产业,光有品牌,没有产业是走不远的,只有把品牌变成商标后,为产业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景德镇到处都是活化石,到处都是原生态,这座城市有着10多万手工业劳动者,早已形成了工匠云集、百花齐放的大文化格局。把这些传统工艺与旅游业相结合,将碰撞出希望的火花,景德镇的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据了解,目前,景德镇瓷局正在打造两个项目:一个是“红店街”,另一个是“雕塑瓷厂”。据介绍,“红店”是景德镇解放前画瓷和售瓷场所,画瓷工称之为“红店佬”,画瓷称之为“画红”。“红店”文化是景德镇特有的本土文化,最具代表人物是珠山八友,最有产业贡献的是艺术瓷厂。“红店街”就是要打造一条前店后厂的粉彩瓷“原生态”制瓷一条街,将历史的工业遗存保留下来,将民俗、手工艺术、文化保留下来,做成有文化品味的、活的博物馆。

  而雕塑瓷厂是早些年就已经开始发展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项目,已经发展了有近百个陶瓷文化创意实体入驻,近10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在这里开设工作室,不少景德镇陶瓷学院、清华美院、中国美院的毕业生也纷纷来此。景德镇瓷局将在此基础上更好的参与、推动、完善和改造,ng28(中国)网站把它打造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业的新地标。

  近年来,随着陶瓷原料高岭土的日渐稀缺,古城景德镇面临生存发展的历史抉择。江西景德镇市以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为契机,积极探寻文化传承和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将独具特色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2010年,景德镇陶瓷产业产值160多亿,仅陶瓷文化产业就达62亿,连续10年增幅超20%;全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实体近3000家,一个多层次、多门类、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文化产业体系已经形成。

  景德镇市委、市政府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将陶瓷文化产业列为全市八大战略型新兴支柱产业之一,充分挖掘陶瓷文化资源,突出陶瓷文化特色。以重大项目为龙头,景德镇文化产业基地建设突飞猛进。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和海畅法蓝瓷实业有限公司成为江西省仅有的两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思路指引下,曾经濒临破产的国有陶瓷企业经过转换机制、创新经营模式,如今逐渐恢复造血功能,成为陶瓷文化产业的新载体。作为景德镇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地标,雕塑瓷厂现已入驻陶瓷创意工作室170余家,年产值3000余万元;曙光瓷厂已有136家实体入驻,预计年产值可超过1亿元。

  为鼓励民营陶瓷文化经济发展,景德镇市专门出台了《关于规范景德镇市文化民间社团组织的指导意见》,重点发展中小型陶瓷文化创意企业及艺术家个人工作室,支持中小型陶瓷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截至2010年底,景德镇市民营文化创意社团从2002年的1家发展到60家,从业人员近3万人。

  如今的景德镇,瓷元素、瓷文化魅力四射:艺术造型的法蓝瓷畅销国际市场,高科技的纳米陶瓷空间广阔,清雅悠扬的瓷乐表演吸引着亿万海内外观众。与陶瓷产业紧密关联的旅游业、会展业、拍卖业、培训业、印刷包装业和特色演艺娱乐业得到大力发展,景德镇陶瓷文化“走出去”的力度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江西省对外文化交流的排头兵。

  2014 年底,景德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创意城市网络”成员,并被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这是一张以千年瓷都的复兴和繁荣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新名片。

  回顾历史,景德镇陶瓷发展基本上都凸现出创意衍革的轨迹:唐宋时期,在“ 南青北白”瓷系的大格局下,景德镇创烧出介于青瓷与白瓷之间的影青瓷;在宋元时期,创制出“ 二元配方”的硬质瓷,成熟了青花装饰;清代在珐琅彩盛行之时,在五彩的基础上又研制出粉彩装饰 这就是景德镇窑火生生不息的奥秘所在,也是至今仍雄称瓷都的生命所在。可见,陶瓷产业在某种意义上说,也包含了文化创意产业。

  进入新世纪后,景德镇在多年的实践、摸索和转型中找到了一条创新之路,那就是始终立足于瓷业发展,把文化、艺术和生活融入陶瓷实现创意转型,建设一座创意之城、文化之城。通过上下齐心努力,“一轴四片六厂”格局初具规模:一轴指珠山路至朝阳路主干道,集中分布着上世纪50 年代兴建的“十大瓷厂”,部、省、市三级陶瓷科研机构,以及全国唯一的陶瓷学院;四片指明清窑作群、红店街、陶溪川、雕塑陶艺村一轴周边的四个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基地;六厂指建国瓷厂、艺术瓷厂、为民瓷厂、宇宙瓷厂、雕塑瓷厂、景德镇陶瓷厂,在四个文创基地内,有效地利用老厂房、老设备以及人文历史。如今,十大瓷厂的老厂房依旧矗立,沉寂数年的老厂区青春勃发、生机盎然。

  景德镇是中外闻名的瓷都,陶瓷是立市之本、称都之源。景德镇瓷器“集名窑之大成,汇特技之精华”,文化底蕴深,传播范围广,器型装饰丰富,尤其青花、青花玲珑、粉彩、高温颜色釉和雕塑、薄胎等传统产品著行天下,经久不衰。因此,在景德镇打造陶瓷文化创意之城是众望所归。

  基础深。景德镇虽然不是唯一生产陶瓷的城市,但其陶瓷文化是世界唯一的。这里有不可移动文物770 处,历代古瓷窑址52处、151 个点。其中包括高岭、御窑、湖田、三宝、南窑、三闾庙等著名古代遗址;有龙珠阁、浮梁县衙、红塔、瑶里等多处与瓷有关的历史人文景观;有当年十大瓷厂工业的遗存;以及市区许多富有历史文化的弄堂等。

  有先例。上世纪90 年代中期,市雕塑瓷厂充分利用闲置的旧厂房和厂区、生产配套设施聚集人气,从事个性化的陶瓷艺术创作。人们一边参观一边可以和名师交流,也可以选购自己喜爱的作品。如果对陶艺感兴趣,还可以亲手体验一下拉坯、捏塑和画坯、画瓷的感觉,并且带动了周边餐饮、娱乐服务业,形成了著名的“明清园”旅游景区。

  底气足。景德镇陶瓷专业教授多、高级陶瓷工程师和高级工艺美术人才多、获得国家级省市级大师荣誉称号的多,加上景德镇的工业化历史世界罕见,可谓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天堂”。

  体系全。景德镇有完整的教育、科研体系,还有配套的产业服务网络,如原料、材料、颜料、花纸加工业,制瓷设备、工具制造业,包装、装潢、运输业等。

  环境好。景德镇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昌九景金三角经济区,赣浙皖三省交界处,地处国家旅游热线庐山、黄山、龙虎山、九华山、三清山、鄱阳湖、千岛湖的中心区位,交通四通八达。市区面貌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博区、生态区、老城区、现代区、开发区既自成一体,各有特色,又相互联系,互为依托。

  可以充分发挥国有、集体瓷厂工业遗存的作用。原十大瓷厂大部分在市区,还有不少利用旧房子组合的集体所有制瓷厂(亦称大小集体),将这些瓷厂的老坯房、老窑房、老红店和老弄堂,因地制宜,精心规划,修旧如旧,成为景德镇陶瓷文化地标式的旅游景点,其效益十分可观。

  可以发挥大多数瓷业职工的积极作用。我市原有瓷业职工包括退休人员在内共10万余人,其中有经营技术管理和生产经验的老职工近2 万人,如果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把他们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必定会有很多、很好的主意和办法,能够做到化较少的钱办较大的事。

  可以发挥分散在民间的技艺人员的作用。有位社会学者说,景德镇是“藏龙卧虎”的地方,瓷业发展造就了无数身绝技的能工巧匠。要是把他们吸纳进来共同打造创意产业,他们一定非常乐意。有了民间技艺人员的加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园一定是非常精彩的。

  一是有利于传统产品发展。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解决青花、玲珑、古彩、粉彩、颜色釉中的珍贵品种传承问题,而且以传统产品为龙头,招商引资,扩大高档日用瓷生产,使陶瓷成为具有创造财富和最具活力及竞争力的产业,其巨额效益指日可待。

  二是有利于带动其它行业。景德镇历来有“瓷业兴,百业兴”的说法,从矿山开采、加工瓷土、制作颜料、运输装卸到大小毛笔、纸盒木箱、包装装璜,以及铁、泥、木、篾等工匠,延伸到包括百货、食品、饮食、住宿在内的商业,以及影剧、歌舞等娱乐业。瓷业生产兴旺了,这些行业自然同样会兴旺起来。

  三是有利于体现古镇特色。景德镇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四大名镇”之一,又是国家首批颁布的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们要珍惜它、爱护它。特别是原来的会馆、瓷行,窑户老板的家屋、坯房、窑厂和红店,以及大型瓷厂的厂房等,完全可以用来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

  四是有利于增加上岗就业。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了,瓷业下岗职工有了再上岗的机会;同时,大中专毕业生也有了就业的机会。不致于让以上人员中的精英和人才流失到外地,让他们能为景德镇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挥更大作用。

  五是有利于提升文化资源。千年瓷都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必将感召着大批外来艺术家在这片热土追寻陶瓷艺术梦想,从而充分发挥陶瓷文化优势,将现代科技、文化创意与会展经济融入古老的陶瓷产业。

  景德镇作为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制瓷中心,创造了绚丽多彩的优秀陶瓷文化, 留下了丰厚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力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基础, 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在景德镇进行文化产业建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经验可供分享:

  坚持把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抓手。重新规划建设“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并完善了文化商贸配套工程;恢复建设“景德镇民窑遗址博物馆”,将明清风格的里弄民居、商埠瓷坊等重现世人面前;即将投入使用的“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将陈列展示景德镇历史及当代各大产瓷区的陶瓷; 把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老汽车站改建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使之成为一个集陶瓷艺术创作、交流、销售的基地。这些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生动显现出景德镇作为陶瓷之城、艺术之都的独特城市风韵。

  坚持把壮大旅游业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战略。按照建设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于一体的“江南旅游都市”的战略构想,把开发陶瓷文化资源作为壮大旅游业的突破口。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博览区被评为“全国王牌旅游景点”;雕塑瓷厂是江西省惟一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常有外籍人士云集于此搞创作;浮梁古县衙重现了当时辖区景德镇因盛产陶瓷而定为五品县衙的历史;东埠码头也正在还原当时的场景,基本形成了陶瓷民俗风情游、陶瓷工业流程游、陶瓷古迹寻踪游、陶瓷珍品鉴赏游等旅游线路,使游客徜徉在瓷的海洋,感受瓷文化的魅力。

  坚持把培育市场主体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途径。在深化国有陶瓷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大力保护工业遗产,使之成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新载体。此外,引进资金投入,催生一批主业突出、效益明显的骨干文化企业。澳籍人士创办的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创意项目“哈哈尼”,在全国多个城市建立连锁店;台湾同胞创办的景德镇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以文化创意介入高科技”,生产的工艺陶瓷主销欧美市场;由浙商兴建的“珠山官窑文化研究院”,已成为富有特色的陶瓷文化展示基地和影视拍摄基地;按照以市场带动产业的发展思路,市政府主导建设了中国陶瓷城等陶瓷贸易市场,创办了新兴陶瓷文化传媒企业。

  坚持把会展和演艺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平台。自2004 年起,每年以“博览世界陶瓷精品、弘扬瓷都千年文明”为主题,承办“景德镇国际陶瓷博览会”。在把景德镇陶瓷文化传播海内外的同时,进一步开拓产品市场,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市歌舞团、市京剧团深入挖掘陶瓷素材,精心创作了《瓷都风情》和《水点桃花》,成为景德镇拓展文化交流、扩大贸易合作的使者。以陶瓷为题材拍摄的电影《滴水观音》和《祭红》、电视剧《青花》和《大瓷商》,全面彰显景德镇陶瓷文化的精深和风韵,成为陶瓷文化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坚持把教育与科研作为发展陶瓷文化产业的主要推力。抓住科技部、江西省在景德镇共建国家陶瓷科技城的新机遇, 形成更新更高的集陶瓷教育、科研及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发展格局。相继争取国家日用及建筑陶瓷工程研究中心、国际高技术陶瓷论坛、中国陶瓷知识产权信息中心落户景德镇,从根本上提高了陶瓷研发创新能力。倡导从政治、经济、审美等角度对景德镇陶瓷文化进行分类与专项研究,不断挖掘文化创意潜能,力争将陶瓷文化提升到一个新高度。